1、难以注重综合治疗
糖尿病的“七驾马车”包括“糖尿病知识教育、饮食控制、运动、药物治疗、血糖监测、心理干预、及时预防并发症”。其中,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、合理的饮食和适宜的运动是治疗的基础。
糖尿病病人在缺乏糖尿病知识教育、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情况下,自己选用降糖药,很容易选药无基础,用药无目的。这种情况下只靠降糖药物不仅不能控制好血糖,还会出现血糖的较大波动,有时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。而专科的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人情况不同如病史,血糖值,体重,年龄及基础病等来评估患者,选择不同的药物,并给出一些饮食以及运动指导,让糖友能够通过饮食、运动和药物多种途径控制血糖,可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。
2、理解药品说明难, 不能保证合理用药
糖尿病患者根据药品的说明书选择用降糖药,但因为缺乏专业知识,往往只能片面的了解药品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因为个体差异,药物对每个人的作用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。即使糖尿病患者出现相同症状,适合其他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不一定适合自己。加上服用的剂量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,不同降糖药服用时间不同,没有专业医生指导很难正确合理的用药。要想全面掌握利弊,选择最适合的药物,应该找一个知识全面而又负责任的医生来为您“量体裁衣”,提供合适的选择和搭配,并定期检查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3、药物搭配不当
降糖药物的种类很多,可以根据不同种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特点,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,以达到降糖作用相加、副作用相抵消的效果。但实际上,常常会看到一些不合理的联合用药,这在中西药混用时尤为常见,例如将消渴丸(含西药降糖成分优降糖即格列本脲)和美吡达(格列吡嗪)合用,二者都是磺脲类药物,都是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来达到降糖效果,可能会起到快速降血糖的效果,但却是很危险的做法,因为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。联合用药的种类、方法与剂量的选择都需要相当高的专业知识,不是一般医生或糖友自己可办到的。
4、难以评价疗效和病情
有些糖友认为,自己的血糖监测做得好,血糖控制得也不错,那就说明目前所用的药物有效,有的还为自己买的药而盲目高兴,其实不然。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到医院检查是发现不了的,(如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17年版)》指出: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使用与骨折和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相关,有心力衰竭(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)、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.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应禁用本类药物)如果糖尿病患者擅自服用此类降糖药物,很有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。血糖监测只是评价疗效和估计病情变化的一个方面,评价药物疗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 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和检查后才能正确判断。
5、易上当受骗
今日推荐
贵州百灵中医糖尿病医院纯中药制剂---糖宁通络
如果您想了解或购买糖宁通络,可添加文章后面微信,提供相应的体检报告,贵州百灵中医糖尿病医院将会有专业的医生指导您正确服用。后续我们还会配备专业的医助,在您服药期间,为您普及糖尿病知识,回复关于糖尿病的相关问题。跟踪反馈您的情况,为您制定只属于您的治疗方案。